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看云识天气》教案1
作者:   上传者:   日期:05-10-27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规律,为人类服务。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现在,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整体感知:  

①出示学习目标。 

②听读课文,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明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对于设计得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 

思考品味:

1、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2、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2)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  不同呢? 

3、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研讨探究:  

①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②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a.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侧重于比喻的修辞方法)  

(学生朗读找到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重点谈谈体会)。  

b.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教师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布置作业  

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课后记:本课是一篇生动说明的典范文章。全文以生动有趣且富有逻辑的语言揭示了天空中的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重点落实了学生对于生动说明的理解与体会,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列表的形式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有关的天气谚语(86句)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1页)2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及答案(2004年江苏徐州中考试题)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0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0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5页)2
《看云去》ppt课件(14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7页)2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8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7
《看云识天气》测试练习题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2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8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7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1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9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2页)2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6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5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4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3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课时含训练单)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3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5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5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1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6页)3
《看云识天气》教案17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教案、试卷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2013年徐州市中考题)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学案
天气谚语大全(10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61页)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3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3页)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2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2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看云识天气》ppt图片素材(1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7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