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呱……呱……》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24


《呱……呱》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寰、峥嵘、摇曳等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识记屠格涅夫的相关文学常识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情感的转变过程,以及作者表现情感的方式
                                4、理解文章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理清作者情感脉络,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文本研习、交流讨论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在电影《张三丰》中,樵夫的喜得贵子,枯死的树木长出的嫩绿新芽让疯疯癫癫,对生活、情谊失去信心的张三丰认识到“新生”;在《我与地坛》中我们了解到史铁生也曾想要放弃一切,结束生命来解脱残疾给他带来的痛苦。但在与地坛一次一次的交流中,史铁生了解了生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死亡是上帝在交给我们生时就已经保证了地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同时史铁生总是到那个古园去,去默想,去呆坐,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灵魂,去思考、了解怎样活。地坛给史铁生以触发,使他惊醒,让他理解了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类似的故事,看看是什么给作者以触发,一语惊醒梦中人。
                  (2)作家作品: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出生于贵族家庭,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研究黑格尔哲学。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俄国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他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发表了反农奴制的《猎人笔记》,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曾担任《现代人》的撰稿人,但他始终是一个温和的贵族自由主义者,拥护沙皇政府的农奴制改革。正如列宁在一九一八年所指出,“六十年前屠格涅夫羡慕温和的君主制的和贵族的宪制,而厌恶杜勃罗留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所主张的农夫民主制。”五、六十年代之交,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发生了分歧,终于在一八六○年脱离《现代人》杂志。屠格涅夫长期侨居西欧,自七十年代起定居巴黎,和流寓西欧的民粹主义者往来,并时常资助他们,把他们看作一种能迫使政府实现渐进性政治改革的力量。一八八三年,屠格涅夫在巴黎病逝。契诃夫对屠格涅夫及其作品评价很高。
                  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猎人笔记》(1847—1852)包括二十五个短篇。作者采用一个猎人到乡村行猎时所写笔记的形式,描叙了农奴制度下的外省城镇和乡村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不同类型的地主、农奴、磨坊主妇、县城医生、在草原上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直至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贵族知识分子等。其中也有纯粹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如《森林和草原》。这部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但大都贯串着一定的反农奴制思想。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罗亭》(1856)和《贵族之家》(1859)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俄国社会特别是贵族知识分子的生活。罗亭是“多余的人”行列中的新典型。屠格涅夫力求在五十年代新历史条件下,探索“多余的人”性格的社会根源,评价三、四十年代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父与子》(1862)是屠格涅夫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的思想斗争。
                  屠格涅夫晚年还写过一些以《散文诗》(1878—1882)为总标题的小型作品。这是他长期观察生活的成果。其中有的虽然带着悲观主义情绪,但大部分作品的基调是健康的。特别是《门槛》一篇,刻划了一个俄国女革命家的动人形象。《俄罗斯语言》则表明作者临终前不久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屠格涅夫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浓厚的抒情风格。他以温情脉脉的笔调抒写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种感伤情调是他的贵族自由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的表现。他善于体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并使之和人物的情绪溶为一体,往往带有怅惘柔弱的色调。
                  (3)赏析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检查预习:请同学复述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对文章中的语句的整合利用)
                  明确:文章讲述了在年轻时我曾一度感到无聊,感到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庸俗的,我怀着孤傲的愁苦、绝望和蔑视一切的心情想离开人寰不想再活下去,但就在我走向死亡的途中,婴儿那充满生命力的呱呱的啼哭声让我收回了脚步,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
                  2、文本研习(分析、讨论、交流)
                  A、请同学找出文中表现我思想转变过程的语句,并解释缘由。
                  例:“我胸中的血液在沸腾…”——“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冰冷 …”
                  B、讨论分析为什么我的思想会有这样的转变?
                  明确: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的充满活力的啼哭声拯救了我。
                  C、为什么婴儿能拯救我,请对我和婴儿加以对比分析探究缘由。
                  明确:同:我和婴儿一样什么也没体验过
                        异:我是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我想自杀。
                            
                  婴儿没有什么思想意识,但却有着最原始的生命活力,他还不了解生命将面对什么,但对生命却有他的渴求,也发出生命的最强音。
                  3、鉴赏写法:讨论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凸现作者的思想?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如文章的第五小结的环境描写,突出表现的死亡的寂静和恐怖。文章14小结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生的温暖。
                  4、思想探究(分析、讨论、交流)
                  A、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对生命的礼赞
                  B、哪些因素影响了我,让我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明确:如:自尊心强,又十分孤独;生活艰苦,很不愉快;无聊,意志消沉;觉得世上一切都毫无价值,庸俗;想证明或报复什么;我所崇拜的偶像对我影响…
                  C、请同学从分析出的原因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缘由结合现实的现象加以详尽的阐释。
                  六、作业  
                  1、字词练习(注音)
                  颇  (        )       人寰(        )      峥嵘(        )
                  凛冽(        )       摇曳(        )
                  2、文学常识
                  屠格涅夫是(     )国籍的(        )作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                  
                                         。
                  3、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
                                                                                 
                             
                  4、为什么婴儿的啼哭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结合课文分析我有怎样的创痛?
                                                                                 
                             
                                                                                 
                             
                  5、请谈谈你对生命的态度或认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屠格涅夫《呱……呱……》原文阅读
《呱……呱……》《鸟啼》ppt课件1
《呱……呱……》ppt课件1
《呱……呱……》课堂实录
《呱……呱……》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