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实”
作者:苍茫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12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实”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指出:现在的语文教学应崇尚三实即“真实、扎实、朴实”之风。“实”成了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反思后的最大收获。在经历了对传统教育的猛烈批判和对国外教育的大加崇拜之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应尽量适合自己的学生,应尽量符合自己的国情,应尽量适应自己学校的发展。因此,“真实、朴实、扎实”的求“实”之风应成为我们教学的新的追求。
一、              备课应结合“实际”
在备课时,我们往往面临许多的资料无从取舍。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给教育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好的物质条件。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学校的运用,让我们接触到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这些繁杂众多的教育资源中,我们备课时,一定要以求“实”的态度去进行选取,选取那些最适用的,最能让我们的课堂得心应手的东西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切不可过多过滥地堆砌在我们的备课中。我们应以教材为中心,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在反复思考该班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辅助手段。如有人在上《凡卡》时,准备了大量的课件,后来这堂课成了课件展示课,学生根本没多少时间进行品读和思考,这样的备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取得多少效果。但另外一位老师在备课《故乡》时,在网上搜索到十多个课件,二十多篇教学设计,上百个有关的资料。加上教参上的有关内容,光是看一遍就要花好长的时间,但他采用浏览的方式,大胆取舍,巧妙组合,完成了一个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教学设计。课件也整合了其它人的优点。他就是按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和自已的实际,这样的准备既有丰富的内容,又能让课堂妙趣横生。如果离开了“实际”,即使再优秀的教育设施,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再高超的个人素质,也不可能真正达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二、            上课应追求“实效”。
   能够在尽量在少的时间内获得尽量大的收获,这便是实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课堂表演得很花,学生像看电影一样,看完后便只了解其中的情节,和打斗得热闹,其它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毫无帮助,因此课堂的实效性是教师最大的追求。
    1、注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指导过程中,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作出认真准确的指导。让学生有所提高。如某梁山小学的王暑老师,曾一次送课到我县比较偏远的一个乡村小学,面对学生见识少,语文素质较低的情况,这位全国一等奖的获得者并不着急,而是井然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课堂上也有不少学生的精彩发言,给前来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曾有老师否认教师的主导性,认为只要以学生为中心,不管学生答什么,教师都一味地宠着学生,这样老师被动地跟着学生走,从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这样的指导其实是不实在的,难以真正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实效性。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比如一位新教师在接手一位老教师教学的班级时,发现这个班上有唱读的习惯,于是在上课时无论读课文,还是读词语,也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课,对学生都作比较严格的要求,并经常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示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班上的同学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朗读习惯。还有一位教师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时,把每节课都要用5-10分钟左右来训练写字,这样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很有好处,还对学生的坐姿,注意力集中等习惯都有很大的好处。
3、注重对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很注重这些方面,然而在一堂课当中,并没有注重听说读写的实效,而只是将这些方面让学生走马观花地粗略地表示一下,而没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能力培养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有的老师在上《雪》这一课时。先用录音机叫学生听读全文,然后叫学生说说课文中写了些什么?再叫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最后叫学生写一写你见过的雪或想象中的雪。这样看起来这一节课听说读写都用到了,而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地领会课文内容,没能品味文章中的精彩语言,没能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也没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而一堂真正有实效性的课,应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读、悟,在文本中感受和体会,教师适当引导,“四两拨千斤”便可培养其相应的能力。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其实是蕴含在课堂教学的点滴之中,不要断然将其割裂开来。
4、注重课堂气氛的实效性。有的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时,体现华而不实,过多的做一些表面文章。有时将氛围过分的夸大。如有的教师在上《再见吧,亲人》一文,将哀乐放于课堂上,将一种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军民的鱼水深情变味成一种令人恐怖的氛围。在这种情景下,学生是很难进入角色的。这是得不偿失。其实,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安排,尽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景中进行学习。然后随着文本的深入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得到情感的深华和体验。
三、课后辅导要注重“实在”
课后辅导的目的就是培优补差。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一个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进行课后辅导,那情形与上课又有何差别。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都无法学好,在课后身心疲劳之时,又怎么能学好呢。当看到其它人有的吃东西,有的在玩,补习的学生又有几个能安下心来补习呢,补习的学生大多是被迫的,他们往往对补习一点也没兴趣,因此补习大多是老师的自我安慰而已。因此教师在补习时,应侧重挑选几个真正值得补习的同学,全身心的投入到补习之中,让他们真正能有所收获。并且还要计算补习的时间,看老师能有多少时间给学生补习。因为老师除了教书以外,还要做其它许多事情,如果老师一边忙自己的事,一边国辅导学生,那也就是装样而已。
    1、对差生的辅导应注重实在性。差生之所以差,是因为以前的积累较差,或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因此对差生的辅导,要分析其差的原因,针对其不同的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时机进行辅导。切忌一刀切。比如我在辅导一位从外地转过来的差生,他连一句通顺的话都写不出来,因此我就叫他每天下午写一句话给我看然后修改后再叫他写一句话,循序渐进,这位同学后来有很大的进步。还有一位同学性格非常内向。从来不回答问题,后来我对他进行个别辅导时,每天叫他向我问一个问题,加强与他之间的交流,就这样,他逐渐学会了与人交流,后来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2、对优生的辅导也应注重实效性。有一位教师,在辅导一个语文各方面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时。给了他一本名著,上面有自己看书时写下笔记和批注。学生拿着书,既要学习书中的内容,也学会了老师的学习方法。老师的辅导并不需多少时间?他还可以花大量的时间来读书,然后将自己的体会与方法传授给学生。优秀学生大多对课堂上讲的无多大兴趣,对老师的读书方法却很感兴趣。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优生读书的方法,让他尽可能地多读书,这样的辅导才真正具有实在性。如果学生有什么好的收获与体会,可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利用优生辅导差生的办法,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千万不要只搞形式,看起来闹闹热热,结果一点收获也没有。
总之,无论从备课,上课,还是课外辅导,都应以“实”为重,突出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此 文章 是由 苍茫 发表 联系EMAIL:LPXGCB@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