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综合教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目标:
1.  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  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扩展文章内容,丰富课文内涵。
3.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4.  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  学会婉转拒绝。
单元课时安排:共1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皇帝的新装               2课时
七颗钻石                 1课时
蔚蓝的王国               1课时
天上的街市               2课时
写作:想像               3课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1课时
教材内容及教法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奇思妙想”,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人类腾飞的翅膀。四篇课文既有诗歌又有童话,既有中国的作品又有外国的名篇。诗歌音律和谐,朗朗上口,语言优美;童话更是情节生动,易于接受。由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理解作者奇思妙想的内容、奇思妙想的原因以及奇思妙想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能就生活的一个主题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奇思妙想。
教学设计:
1学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激发学习兴趣。
步骤
学生
教师
反思
1
做题。
导入:由做联想和想像题(附后)导入。
 
2
讨论,交流。
巡视,指导。
 
3
听,思考,说。
明确: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像。
以及它们的作用。
 
附题:
1、根据示例, 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①雪花    茶       ②钢笔    月亮       ③夏夜    鲜花
示例:木头     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2、(老师、爸爸或妈妈……)的眼睛(生气、思考或高兴……时)像 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海豹       高原     啤酒
第二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步骤
学生
教师
反思
1
先浏览,后谈感受。
浏览单元内容,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2
自由交流,确定本单元学习目标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
 
3
熟悉单元内容,读读,背背。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2学时   《皇帝的新装》(一)
学习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品析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能理解童话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
课前学习: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作者安徒生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倾听,讲述。
导入: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归纳概括。
布置任务: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3
交流,评价,补充。
组织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思考,讨论。
问题情境:文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主要人物是皇帝,请在“这是一个     的皇帝”句中写上一个词,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
 
2
全班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3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并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问题情境:文中还有一些人物,这是些怎样的人?安徒生想通过这些人物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小组合作探究这些问题。
 
 
 
各抒己见。
布置任务:从同学们的谈论中我们明确应该向小孩学习,学习他的纯洁无邪,学习他说真话。可是生活中说真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要付出代价。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说真话”这一话题的看法。
 
第三块:语文活动——《皇帝的新装》课本剧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学生分成两大组,大家讨论,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推选演员和导演进行排练。
巡视,指导。
 
课后学习: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组织排演。
          
3学时   《皇帝的新装》(二)
学习目标:1.把童话改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
            2.通过对演员的评价,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发挥想像,续写童话。
课前学习:改编、排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本剧表演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表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
组织、观看课本剧表演。
 
第二块:精读课文:揣摩人物性格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评价两组学生的表演,在评价中分析各人物的性格特征。
组织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a.剧本编写的评价;b.人物表演的评价。
 
第三块:迁移拓展
步骤
学生
教师
反思
1
思考,想像,拟写。
编故事比赛:可以续写结尾,可以补叙情节。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组的故事想像丰富,又合乎情理,具有童话的特点。
 
2
全班交流,评价。
组织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丑小鸭》、《豌豆上的公主》等,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
 
4学时   《七颗钻石》
学习目标:1.学会朗读童话,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2.能感悟到“爱”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富有爱心的人。
3.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制成卡片。
2.从书籍或网络上收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3.从书籍或网络上了解童话的特点。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介绍什么是童话;交流生字词卡片。
在《爱的奉献》音乐声中导入,补充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组织交流评价。
 
2
先小组阅读、讨论修改,再小组推荐同学合作朗读。
指导朗读:用童声来读;像讲故事一样读;读出文中情。
 
3
思考,读书,勾画,讨论。
问题情境:小姑娘的水罐神奇在于“变”,它为什么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4
全班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明确水罐的变化和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关。
 
5
讨论,交流,明确本文的教育意义。
课文中为什么要出现七颗钻石?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小姑娘吗?
 
第二块:奇思妙想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思考,想像,写作。
问题情境: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请你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
 
2
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组织交流评价。
 
第三块: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在两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1、关爱每个伙伴
   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惭形秽……请你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针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2、同在一片蓝天下  
   报刊上,不时有关于伟人、英雄、成功者业绩的报道;荧屏上,经常闪现各种明星的身影。你能否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全班或分组交流,每人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
 
 
2
全班交流
组织讨论交流。
 
3
在《爱的奉献》歌声中书写爱的寄语。
爱的寄语:在班级选择你认为最具爱心的人,给他或她写几句赞美的话。
 
课后学习:1.把上课时设计的献爱心活动付诸实际行动。
            2.学习、背诵诵读欣赏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
 
 
5学时   《蔚蓝的王国》
学习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梦幻的意境。
            2.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体味想像的魅力。
课前学习:1.学生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从书籍或网络上收集有关这篇课文的作者屠格涅夫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描述、听讲。
导入:同学们,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儿有几幅有关大海的图片。请同学用优美的词语或句子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一位大胡子的作家也用他的大家手笔,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海图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请看,这位大胡子作家,你知道他是谁吗?介绍作者屠格涅夫
 
2
听音乐,小声跟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朗读课文:播放“大海”“海浪”的片段,以及贝多芬的《月光》,学生小声地跟着配乐朗诵。
 
3
朗读课文。
通过齐读、分组朗读等各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思考交流
想一想:题目“蔚蓝的王国”指的是什么?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二块: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仔细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小组交流,并说说好在哪里。
布置任务:画出课文中用得好的形容词,以及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优美语句,并想想这些词句为什么好?
师点拨,明确本文语言的优美性体现在:
1、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大海中的一切都成了形象化的,人格化的。
2、  运用了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塑造大海的形象。
 
 
2
朗读、评价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特点,来分析一下你所划出的句子的优美性体现在什么地方。组织交流评价,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四。
 
3
思考,讨论交流
问题创设:从这些优美的句子中,你可以看出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4
各抒己见
组织交流,讨论课文的主题思想。
 
第三块:想象训练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组织语言。
创设情境:作者在文中介绍了海上的一些岛屿,你能根据文中的介绍分别给它们取个名称吗?并选择其中一个岛屿,发挥想象,进行具体的描绘。
 
2
全班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3
写作、交流。
布置任务:作为伟大的作家,屠格涅夫向我们展示了优美的梦中大海景象。现在已是秋天了,面对这满目的秋意,你是否也可以和作家一样,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秋天,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秋天呢?请同学们学习本文中的优美语言的写法,写一个关于“秋”的片断。看谁写得最快、最好!!
 
4
全班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抄写在摘抄本上。
            2.阅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如《猎人笔记》等。
 
6学时   《天上的街市》(一)
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现代格律诗的节奏韵律美。
            2.能初步了解联想和想像的区别。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文。
课前学习:1.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2.收集有关作者郭沫若的资料。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其他同学倾听,补充。
导入:你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你能不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
听讲。
介绍作者郭沫若。
 
3
学生听示范朗读,看课文,划分节奏,小声跟读。
播放《天上的街市》示范朗读,请学生划出朗读的停顿节奏,标出轻读和重音。
 
4
个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名几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
 
5
按要求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明确朗读的要求。
组织学生对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6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体会感情。
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块:背诵课文活动
步骤
学生
教师
反思
1
思考,交流。全班交流。
联系第一课,明确本诗哪些诗节是联想(写实),哪些诗节是想像(写虚)。
 
2
当堂背诵诗文。
联系内容指导课文背诵。
 
 
课后学习:1.学习、背诵诵读欣赏中的《迢迢牵牛星》这首诗。
            2.背诵《天上的街市》这首诗。
 
7学时   《天上的街市》(二)
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2.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精炼传神的语言。
课前学习:能背诵《天上的街市》。
课堂学习:
第一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背诵,思考,想象,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由检查背诵成果导入。
问题情境: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 “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
全班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
 
3
思考,交流。
问题情境: ①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
 
4
听讲,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明确这首诗的思想内涵。
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归纳: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看书,划出喜欢的词句,品味赏析。
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你觉得诗中有哪些词句用得比较好?请划出来,并加以赏析。
 
6
互相交流,赏析。
组织交流评价。
 
第二块:想像训练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思考,想像,组织语言。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边的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 牵牛花开放了,……
2. 笼中的小鹦鹉,……
3. 月光照在地上,……
4. 妈妈的眼睛,……
 
2
全班讨论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
 
 
8910学时   写作:想像
本单元要求在写作中学习运用想像。文章要写得丰富生动,就要有奇思妙想,奇特的想像,能生动地表现作者热爱生活,喜欢探索的心理和情趣。想像要富有新意,有创造性,但想像的前提是植根于现实,并且合乎生活逻辑。教学中,可启发学生从感性入手,研究发挥“奇思妙想”的方法,使学生释放思维,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创造出新的,美妙的境界,从而提高对写作的兴趣。
8学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自学短文“想像”。
组织学生自学。
 
2
完成练习一。
写作指导。
 
9学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学生讨论,拟题。
 
 
2
明确写作要求,写作。
提出写作要求。
 
3
自己修改作文。
组织自改。
 
10学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教学反思
1
组内交流,互相修改作文。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3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11学时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本单元“口语交际”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婉转拒绝”。“婉转拒绝”是在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自己无法接受别人的要求时,既拒绝了他人,又不伤害他人的一种说话技巧。“口语交际”活动课上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注意表达时的对象和场合,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表达技巧和方法的热情中激发起与人友好交流的信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小测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过关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周周清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提高卷ppt课件
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次单元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
乐桥镇中2013年秋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考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新光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四、五单元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诗词赏析试题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教案合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2010年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单元练习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0年苏教版七年级(上)第1,2单元语文测试卷
2010年育新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摸底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3单元基础训练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庙岗乡中心学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2009年苏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无答案)
三亚市实验中学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阶段性测试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扬中树人08—09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分类复习提纲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