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药》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2-28


鲁迅小说《药》导读设计

  何 斐

  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应充分利用教材当范文,一面传授课文本身的知识内容,另一面也应利用各种不同文体的教材,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我们根据《药》的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答题能力(包括口答和笔答)。我们认为回答问题不仅是检验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的手段,也是语文练习的一种基本形式。语文课的回答问题多数带有论述性质,这对回答政治题、历史题等都有帮助,也为学习写论说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导读《药》课程安排(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在学生课外预习(默读一遍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纸上交老师。教师强调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深,就能得分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二、教师从情节入手,结合本小说的结构特点,把课文粗线条地理一遍,板书如下:

  第一部分:明线——老栓买“药”

  暗线——革命者夏瑜英勇就义

  第二部分:明线——小栓吃“药”

  暗线——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当“药”吃掉

  第三部分:明线——茶客谈“药”

  暗线——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斗争

  第四部分:明线——小栓吃“药”的结果

  暗线——革命者夏瑜死后的悲哀

  教师在理的过程中,把疑难词语、同学提出的小问题,或自己回答,或让学生回答。如华老栓在买“药”过程中,为什么“忽然吃了一惊”?茶客谈“药”段中,为什么穿插写小栓?乌鸦有没有象征意义?等等。

  到这时,学生虽在预习时对课文自读了一遍,又听教师粗线条地串了一遍,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是肤浅的,获得的知识还是零碎的。

第二课时。

  一、教师传授有关怎样回答问题的知识。首先指导学生要识别题目的类型,问题一般可分三种类型:

  1.说明型(以说明事实为主)。

  2.发挥型(以分析议论为主)。

  3.综合型(有选择地复述课文中的某些事实,把这些事实用自己观点贯穿起来,观点与材料必须一致)。

  二、教师举三种题型的例子,作示范回答。

  1.说明型:《药》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发挥型: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意?

  3.综合型:鲁迅先生通过描写华老栓这样一个形象说明了什么?

  三、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疑难问题,归纳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每行一题,四人一小组,低声讨论:先确定题类;再分析题意;后整理思路分条作答。讨论几分钟后,每组抽一人上台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总结。

  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让故事发生在一个茶馆里?在茶馆中鲁迅先生刻画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说明了什么?

  (茶馆是社会的缩影,各种人物集中的地方。刽子手康大叔,杀人又诈钱,他是反动统治者的爪牙。茶馆的主人华老栓用革命者的血当作人血馒头的“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了夏瑜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感到气愤”;夏瑜挨了管牢阿义的打,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感到“高兴”;夏瑜说管牢阿义“可怜”,茶客们说夏瑜“疯子”。这些茶客——愚昧、麻木、不觉悟的民众的群像,所表现的“国民劣根性”,是反动统治者长期愚民政策的结果。)

  2.文章从什么地方看出封建统治阶级对革命者的血腥镇压?

  (刽子手康大叔,以杀头为业,还要把烈士的鲜血去骗取硬硬的一包洋钱。贪婪的管牢红眼睛阿义,把烈士的衣服剥下来占为己有。贪财害命的告密者夏三爷,谋害自己的侄子,换取二十五两银子落入腰包。他们是反动统治者的爪牙、帮凶,在文章里代表了反动势力,血腥镇压革命者夏瑜。“有其奴必有其主”,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贪婪。)

  3.华夏两家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华夏两家的悲剧,实际上也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剧。悲剧是封建统治者长期对人民群众愚弄和残杀的结果。夏瑜直接死于统治者的屠刀,华小栓间接死于封建所造成的迷信与愚昧,而连烈士的鲜血都未能唤醒尚未觉悟的群众,这一点应是悲剧中的最悲剧了。)

  4.鲁迅在谈到《药》的创作意图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小说什么地方表现了群众的愚味?小说什么地方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

  (从华老栓一家、看客、茶客、夏四奶奶对夏瑜的态度上看出群众的愚昧。从夏瑜生前从事革命活动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夏瑜为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味的群众并不知这牺牲为的是谁,还要因为愚昧而享用了革命者的血,夏瑜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非常悲哀,而更感悲哀的是连自己的亲生母亲对自己都不理解。)

  5.谈谈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举例说明。

  (烘托人物心理;为人物的活动渲染了气氛;直接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药》ppt课件(40页)
《药》评点ppt课件1
浅谈《药》中人名暗示的艺术
《药》教学设计(四课时)内含练习
鲁迅《药》备课札记
鲁迅《药》ppt课件13
鲁迅《药》mp3音频朗读
《药》说课稿
《药》缩写
《药》中的“看客”与“茶客”
《药》写作时代背景
《药》课堂实录
《药》公开课教案8
《药》ppt课件12
《药》评点·教学设计2
药中的动物描写
《药》教学设计7
《药》ppt课件11
沪教版《药》评点·教案1
《药》能力训练
《药》基础训练
《药》练习题
《药》综合能力测试题
《药》练习测试题(二)
《药》练习测试题(一)
《药》教案6
《药》教案5
《药》教学设计4
《药》同步练习
鲁迅《药》wma音频课文朗读
《药》flash课件1
《药》ppt课件10
《药》要点讲解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
《药》关于“如何理解花环?”的思考
《药》的续写
《药》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药》教案2
三个标点一堂课——《药》的教学设计
《药》每一课时
《药》教案1
《药》简案
《药》ppt课件9
《药》ppt课件8
《药》ppt课件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