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8
作者:nwp94138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22


作者:nwp94138
作者EMAIL:nwp94138@163.com

11    巨人和孩子
教学要求:
    1、培养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
    2、了解童话的特点;
    3、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认识作品意义;
    4、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重点难点:
理清结构,概括内容,分析形象。
弄清巨人的变化和结果对文章主题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二、阅读要求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了解内容,整体把握。
    2、划分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三、字词的落实。
    1、音、形、义
    栖息         聆听       戏耍         徘徊      
烟囱         肆意       哭泣         咆哮
    乐不可支:                     妙不可言:
    欣喜若狂:                     翩翩:
    不知所措:                    感化:
    四、分析结构与内容。
    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1、2段)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的玩耍。
    第二部分:(3~10段)写巨人回来后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致使花园里没有了春夏秋三季,而只剩下了肆虐的严冬。
    第三部分:(11、12段)写孩子们给花园里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五、分析巨人形象
    1、为自私付出沉重代价的巨人在封闭花园后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明确:第8、10段。
    2、是什么原因使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
    明确:第13段。
    3、使巨人深受感动,幡然悔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悔悟之后的巨人做了些什么?
  (13~15段)
    4、你觉得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这个情节说明了什么?
    5、这些巨大的令人激动的变化源于“巨人”的什么变化?
    六、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朗读,并简单谈淡喜欢的理由。
(1) 师:  本文语言生动 形象 准确,请同学们找出来,加以分析。
      生:a  2,花园长满了。。。。。青草用“绿茸茸的”;桃花用“粉扑扑的团团”;果实用“累累的”用叠音词来表达一种欢快喜爱之情。
      师:  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准确的动词 形容词,离不开拟人 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找出来,分析分析。
      生:b  8,“小鸟无心歌唱”    (唱)
                  “树儿也忘了开花”     ( 忘)
                  “一朵花儿从草丛探出头来”         (探)
                  “把头缩回去”           (缩)
                  “霜和雪乐不可支”         (乐)
                  “雪用白色斗蓬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       ( 盖)
                  “霜让树披上夹衣”      ( 披)
                  “唤来北风和他们同住”      ( 唤)
                  “北风应邀而至”      ( 至)
                  “他穿一件皮大衣”   ( 穿)
                  “把冰雪叫来”       ( 叫)
                  “冰雹不停敲打着城堡的屋顶” (  敲打)
                  “被砸得七零八落的石板上”   ( 砸)
                  “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   ( 跑 )
这些动词把所描写的景物人格化,动词用得准确而传神,写得生动形象。
    生:c  第13段,树“欣喜若狂”;鸟“翩翻起舞”兴奋欢唱着;花朵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着笑脸。这些用词很形象。写出了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用拟人手法描绘春天动植物的神态。
    生:D  表现巨人的自私,用了“粗声粗气地吼叫”。写巨人改变态度后到花园去,用的是“轻轻地走下楼去,悄悄地打开前门”。当巨人再次看到小孩时,用了“激动”“奔”“急匆匆”来表现他的急切心情。
    生:E  写花园美丽和花朵之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多得象天上的星星”。另有一个比喻是在巨人转变之后,认为“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这些比喻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师:  通过以上大家交流分析,请同学们整理一下,说说本文语言生动 传神的原因是什么?
    生:  形容词 动词的准确运用。拟人 比喻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巨人和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巨人和孩子》测试题
《巨人和孩子》教案14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15页)
《巨人和孩子》教案13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11页)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10页)
《巨人和孩子》导学案4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17页)
《巨人和孩子》问题学案及答案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6
《巨人和孩子》教案12
《巨人和孩子》教学反思(2篇)
《巨人和孩子》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10
《巨人和孩子》学案
《巨人和孩子》表格式教案10
《巨人和孩子》导学案
《巨人和孩子》教案9
《巨人和孩子》说课稿ppt课件
王尔德《巨人和孩子》课文阅读
《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
《巨人和孩子》课堂实录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5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4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3
《巨人和孩子》《蟋蟀在时报广场》学习要点
《巨人和孩子》同步练习(3)
《巨人和孩子》同步练习(2)
《巨人和孩子》教案7
《巨人和孩子》教案6
《巨人和孩子》教案5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4
《巨人和孩子》教案3
《巨人和孩子》同步练习1
《巨人和孩子》教案2
《巨人和孩子》ppt课件2
《巨人和孩子》教案1
《巨人和孩子》rm语音朗读
《巨人和孩子》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