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陕西省 >>
陕西省2007年高考模拟试题
作者:朝晖1999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18


高2007届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卷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嬗变   火中取粟   座右铭   涸泽而渔   焚林而猎
     B.宣泄   仗义执言   挖墙角   积羽沉舟   事在必行
     C.赝品   销声匿迹   执牛耳   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
     D.冬蜇   买椟还珠   联锁店   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巴赫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在音乐界享有盛名。
     B.大腕云集、娱乐名人竞相亮相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没有我们的鼎力相助,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也是不可能的,可没想到导演竟对我们如此冷漠。
     C.一些不法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广大消费者,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很容易受蒙蔽,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D.月色朦胧的夜晚,学生正团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圣诞节的过于不过,洋节和传统节日争锋谁占先机,文化包容和民族自信存在与否……越来越多的文化之争如同实现设置好的机关一样,每到洋节或传统节日,必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引发一个又一个炸药包——电光火石,其光灼灼。
B.目前,欧洲“保护传统圣诞文化”机构正敦促欧洲人签名,反对“美式圣诞”,支持传统文化。
C.泥塑之乡——凤翔县日前再度传来喜讯:由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胡新明创作的“泥塑猪”被国家邮政总局确定为2007年生肖邮票主图案(农历丁亥年),这是继泥塑马、泥塑羊之后,凤翔泥塑第三次登上生肖邮票。
D.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中,北大社会系教授郑也夫指出:“学术单位不是私人作坊”,学部委员的评选“不能在桌面下”进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B.文章里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组织、选择材料。 
     C.血液是运送生命物质的长河,一旦病毒、细菌等病害侵入我们的身体,它也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
     D.其实,只要部分观众适应了字幕版的放映方式,根本就没有必要不因为配音这一环节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诡异的病毒
      艾滋病病毒如何感染给人以及后来如何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其中的机理正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感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郎格汉斯细胞、枯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病毒借助于外膜糖蛋白gp120及gp4进入这些细胞。艾滋病病毒颗粒进入细胞内即释放RNA,并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DNA,形成病毒DNA,并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从此就长期地“躲”在那里。这也是艾滋病病毒难以从体内清除的原因。此后,病毒DNA被宿主细胞的RNA转录为病毒RNA,并翻译“生产”病毒所需的结构蛋白。病毒RNA与结构蛋白在细胞膜上重新装配新的病毒颗粒,通过芽生而释放。
      在感染的初期,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尚好,在病毒快速复制的同时,免疫系统也开始形成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当机体内出现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后,体内病毒水平开始下降,这种免疫反应不能消除艾滋病病毒感染,但它可以使病毒在复制与清除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因而没有造成严重的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损伤和耗竭,并在血清抗体变阳性后的相对时期保证长期无症状病毒携带期或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症阶段。人体的免疫系统同病毒就这样进行着长时间的较量,终于在其它因素的诱导刺激下,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艾滋病病毒开始大量复制,打破了这种平衡,使一部分细胞发生凋亡。
     同时,艾滋病病毒抗原发生变异,使艾滋病病毒逃避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攻击。由于毒力变异株的出现,不断产生复制快、诱生合胞体的高毒力变异株,体内病毒数量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任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持续作战,CD4T淋巴细胞被不断地感染和杀伤,出现了“寡不敌众”、无力“抗敌”的局面,于是那些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或潜伏在体内的微生物便乘虚而入,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了,最后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其中一部分人在半年到2年内即可从无症状期发展到艾滋病患者。
     此外,艾滋病病毒可致CD4T淋巴细胞成熟障碍以及抗原辅佐细胞功能丧失,造成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损害等,也易导致高毒力变异株的出现和自由复制,使CD4T细胞迅速减少并最终耗竭。由于CD4T淋巴细胞在免疫网络中起中心作用,导致整个免疫系统崩溃,感染者迅速发展为艾滋病患者。遗传、营养、行为、环境、心理因素,也可能是艾滋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协同因素。
5.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如何感染给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借助于外膜蛋白gp120及gp41有选择性地进入人体细胞。
 B、艾滋病病毒颗粒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病毒DNA。
 C、病毒DNA插入了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之中,这也是艾滋病病毒难以从体内清除的原因。
 D、宿主细胞的RNA把病毒DNA转录为病毒RNA,病毒RNA与结构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新的病毒颗粒。
6.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在一段时间里没有成为艾滋病患者,因为自身的免疫系统形成了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B、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出现了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症,意味着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已被严重损伤和耗竭。
    C、 其他因素的诱导刺激,打破了艾滋病病毒在复制和清除之间形成的相对平衡,致使CD4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艾滋病病毒开始大量复制。
    D、由于人体免疫系统持续作战,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或潜伏在体内的微生物便乘虚而入,不断地感染和杀伤CD4T淋巴细胞。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并不是艾滋病病毒,而是一组由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症候群。       
    B、尽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理有待深入研究,但科学家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艾滋病病毒的大致“行踪”。
    C、艾滋病病毒的变异性及其逃避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攻击的能力,使研制有效的艾 滋病疫苗成为人类当今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
    D、人们如果对外膜糖蛋白gp120及gp41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就会得出办法来截断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通路。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取一人焉,拔其尤 尤:特别优秀的
   B. 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 缙绅:官员的代称
   C. 愈糜于此,不能自引去 糜:被束缚
   D. 资二生以待老 资:资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②罗而置之幕下
  B ①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
    ②于是以石生为媒
  C ①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
    ②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 ①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
    ②村中有少年好事者
10.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韩愈担任河阳县令时为送处士温生赴任而写,联系写作背景和内容,体裁应视之为古代特有的赠序。
   B. 文中运用了比喻,把伯乐比作大夫乌公,把千里马比作温生,极力称颂乌公的知人善用和温生的品德才学。
   C. 作者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为天子得文武适于幕下”的难能可贵,似怨实颂,且比正面称赞更有力。
   D. 乌公虽然慧眼识贤者,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给东都带来了种种不良影响,从而使作者不禁扼腕叹惜。 
第二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耶?(4分)
   译文:                                               
   ②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3分)
   译文:                                               
   ③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送梓州李使君②  
     王维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山中一夜雨,树杪③百重泉。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④。 
江南江北送君归。                 文翁⑤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罟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本诗是诗人送友人李使君赴蜀地上任时所作。③树杪:树梢。④“汉女”“巴人”两句:写蜀地民情。⑤文翁:汉景帝末年的蜀郡太守,力主兴学,成绩斐然。
(1)请分别概括这两首诗的意境特点。(4分)

(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它们分别采用什么手法写情?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4分)

13.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曾对“学”与“思”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晋时期著名______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抒发了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情怀:“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强调了学习的意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宋著名________派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_______,________?”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 7题
大明湖之春
                   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宇,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粱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作不到。不过,即使作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具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做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道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药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菱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得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撅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原栽1937年3月16日《宇宙风》第37期,略有删节)
14.第一段强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15.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大明湖之春”的名不副实?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大明湖之春”名副其实?(6分)


16.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中一再说“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它还应当算作名胜”,这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感?

(2)“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


17.本文原本是写“大明湖之春”,但最后却用一定篇幅写了“大明湖之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这样写的作用。(6分)


六、(15分)
18、漫步街头,许多店名起的颇有创意,让人产生温馨愉快的购物联想。请仿照下面示例,从所给店名中任选两处,写出你的相关联想。(要求与示例的结构、内容大体相同)  (4分)
示例:青春摄影院——拍张照片吧!留下你的青春纪录。
万里鞋店——买双鞋子吧!保你跑万里,攀高峰。
店名:春岭茶庄——
菜根香素菜馆——
洁新洗染店——
百草堂药店——
19、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要求句子简明、连贯,句式恰当,不要超过限定字数。(6分)
    2006年4月初, 广州国美电器商场向消费者进行调查:您认为下列哪些品牌的产品是国货。调查结果如下表:
品  牌
认同率
品  牌
认同率

索尼MP3
33.1%
采乐洗发香波
63.7%

坦博尔羽绒服冰柜
21.5%
拉芳
75.8%

杜邦油漆
26.4%
舒肤佳香皂
68.9%

     [说明]认同率指认同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结果是有趣的。对于右边三个外国品牌,         
                                   (不超过15字),对于左边三个真正的中国品牌                   (15字以内)造成这种认同颠倒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              
         (10字以内)。
20.阅读下面“中国探月”的标识图,请写出标识图的寓意,并为我国探月计划拟一条宣传标语。(5分)
 
寓意(2分):
宣传标语(3分):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作文:
国外有一本《最重要的几个字》的书,书中写道:
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
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
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
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
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
最重要的一个词:我们
最重要的一个字:我
对于这最重要的几个字,你曾作过深入的思考吗?请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题卡
第Ⅰ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
11题
  ① 


②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题
① 
   
   
 


   
                                                                                        
                                                                                   
13题

  

14题



15题




16题
○1

○2


17题
  

  

18题





19题
  

  

20题





21 作文
参考答案
1.C( A.火中取栗 B.挖墙脚 C.冬蛰 D.连锁店)
2.A (B.鼎力相助,多用于求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C.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商家此举纯为欺骗,不是吓唬;
    D.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3、C
4. C(A项“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B项“组织、选择材料”语序不当;D项应删去“不因为”的“不”字)

二、(9分)
5.B(转录成病毒DNA的是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内释放的RNA。)
6.A(B项“出现了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症”,并不表明“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已被严重损伤和耗竭”。C项应是先大量复制,后打破平衡。D项“不断地感染和杀伤CD4T淋巴细胞”的不是“微生物”,而是“艾滋病病毒”。)
7.D(“就会得出办法来……”太绝对。)
三、9分  8. D (资,依靠) 
  9. D(D项均作定语后置的标志;A项①为结构助词,②为代词,代人;B项①为介词,“凭借……身份” ,②为介词,解为“把” ;C项①为疑问代词,解为“哪里”,②为副词,解为“多么”)
10. B (作者把乌公比伯乐,把温生比千里马,也没直接赞颂温生品德才学。附参考翻译:
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节度使的身份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个月,又认为温生是个人才,于是通过石生作媒介,又把温生招入幕府。东都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很多,可是怎么禁得起早晨挑选一个,把最好的带走,晚上挑选一个,把最优的带走呢?这样一来,从东都留守、河南尹起,到各部门的主管和我们两县的官吏,如果政事上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办案时遇到可疑点,找什么人去商量妥善解决呢?辞官回乡的士大夫们和谁一起游玩呢?青年后辈又到哪里去考究德行、请教学业呢?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官员们,也无法依礼到他们的住所去拜访。像这样也就可以说是:“御史大夫乌公一到洛阳,洛阳处士们的住所里就没有人了。”难道不行吗?
   皇帝处理天下大事,所托付、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了。宰相为皇帝搜罗人才到朝廷,将军为皇帝选拔文人武士到军帐里,如果这样,要使国家内外不安宁,那是不可能的了。我被束缚在这里,不能自己引退,想依靠石、温两位的帮助度过晚年。现在,二位都被有权力的人要走了,这又怎能不使我耿耿于怀呢?
   温生初到,在军门拜见乌公时,希望把我前面所说的,代为天下人祝贺;把握后面所说的,替我表示对选尽人才这件事的抱怨。
   东都留守相公首先写成一首四韵诗来赞美此事,我便依照他的诗意写了这篇序。
11、翻译(10分)
(1)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
(2) 如果政事上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办案时遇到可疑点,找什么人去商量妥善解决呢?
(3) 现在,二位都被有权力的人要走了,这又怎能不使我耿耿于怀呢?
12.(1)第一首诗人写杨柳青青行人稀少,营造了清冷的意境;第二首通过写参天大树,杜鹃声鸣,山势高峻,飞泉奇美,营造了雄奇阔大的意境。(4分)
(2)第一首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诗人的思念如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的春色一样追随着朋友,重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无限惜别之情(2分);第二首则是通过用典(“文翁”),重在勉励友人要克尽职守,有所作为。(2分)
[附]                   《送沈子福之江东》鉴赏
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后两句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唐诗鉴赏辞典》)
《送梓州李使君》鉴赏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故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大树,杜鹃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使人恍如置身其间,耳目应接不暇。这两句气象阔大,被后世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首联从大处落笔,起势不凡;颔联则从细处着墨,承接尤佳: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望好似悬挂树梢,充分表现出山势高峻突兀、山泉雄奇秀美。“山中”句承首联“山”字,“树杪”句承首联“树”字,这两联挺拔流动,画面、意境、气势、结构、语言俱佳。
  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后必要征收赋税处理讼案,故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办学育人,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希望李效法文翁,但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总之,既然蜀地环境优美民情淳朴,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寄厚望于送别,委婉而得体。
  这首赠别诗写得很有特色。前半首悬想梓州山林奇胜,是切地;颈联叙写蜀中民风,是切事;尾联用典,以文翁拟李使君,官同事同,是切人。这样写来,诗中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是唐代送别佳篇。(《唐诗鉴赏辞典》)
1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田园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豪放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4.强调了济南的风大春短,为下文写大明湖无春预设了背景(作了必要铺垫)。每问2分。
15.造成大明湖名不副实的原因:随意修坝造地、滥加垦殖、不及时补水;要使大明湖名副其实就要拆除土坝、退地还湖、疏浚湖深。每问3分
16.(1)反映作者对大明湖景观现状的遗憾和恢复大明湖胜景的期盼。(3分)
  (2)说明当时的大明湖,只有在秋天,才显出有些美,才会引起人们一些审美情趣。(3分)
17.写这种萧条冷落的秋景是为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互烘托映衬,(3分)从而更凸显“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3分)
18、.春岭茶庄——捎些碧绿的春茶吧!朋友相聚,品茗论诗多么惬意。
  菜根香素菜馆——换换胃口吧!“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洁新洗染店——送旧衣过来吧!还你洁净如新。
百草堂药店——买点草药补品吧!服了神农尝过的百草,定会康复如初。
19、人们认为是国货的比例较高;认为是国货的比例反而偏低;中国货爱起洋名字。答案意思对即可。
20、寓意:①一双脚印踏在月球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②圆弧的起笔处像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③一弧两点构成古文“月”字,代表了月球;④弧形的落笔处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2分,答出一点且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宣传标语:示例略(4分,内容围绕中国探月这一主题且得当2分,表达简洁且有文采2分)

作者EMAIL:angle1999@126.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西游记》名著阅读(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pptx课件1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成语的运用(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樊锦诗《古诗词中的“物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三峡》pptx课件(16页)
任务二《准备与排练》ppt课件1
名著及课外阅读(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1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题)
《舵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河南省中考题)
《灯光》知识点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名篇名句默写》(2021年上海卷高考题)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句名篇默写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张琰《出塞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请让我来
积累与运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题)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表格式教案
《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碛中作》《醉里送裴子赴镇西》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表达(2021年重庆市B卷中考题)
非连续性阅读(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陈启文《麒麟的舞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森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字音字形(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
2020年上海市高三二模分类汇编:古诗词
《论敬畏之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高考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和兼词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新高考语用新题型之标点及修辞精练
作文课题之“言之有物”专题班刊(七)
浙江省金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钱太守断鹅》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
补写句子(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题)
句子排序(2020年云南省中考题)
马克·吐温《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