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1
作者:zhuzhaowandai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04


作者:zhuzhaowandai
作者EMAIL:11111111111@yahoo.com

课   题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1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教学重点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熟语的内涵
教学关键
了解并掌握熟语的类型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约定俗成)、谚语(口耳相传)、歇后语(巧设悬念)、惯用语(语义双层、双关)等。
 一、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二、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三语义双层惯用语 
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词组。惯用语是通过描述来表义,谚语和歇后语通过陈述来表义。惯用语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次,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第三,结构上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少数二字或多字的,
  惯用语在使用中一般不用字面意义,其深层涵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几乎成了它的基本义。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成语   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
 
 
 
课后记事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课   题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2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教学重点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熟语的内涵
教学关键
了解并掌握熟语的类型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一、正确使用熟语
1、使用熟语应弄清熟语的意思。
很多熟语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它的意义。如“三只手”指的是小偷。“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指临时想办法。因此弄清熟语的意义,是判断熟语使用正误非常重要的一步。
2、成语使用要注意感情色彩
不少熟语也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熟语大多是用来调侃人的,批评坏人坏事,讽刺不良现象居多。
3、注重熟语使用场合、语言环境
熟语是民间口口相传的语句,口语化是它的一大特点,因此公文、报告等严肃的语体文禁用熟语;在庄重场合、严肃气氛中不能用熟语——除非故意,用熟语来调节气氛。
4、熟语使用允许语言重复
成语辨析题作为高考的保留题型,对检测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非常有效,要解答这类题,必须在正确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去辨析。要注意平时“熟视无睹”的成语。即平时常见但不常用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望文生义) 注意成语前后的矛盾。 
注意成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搭配)。 
 
有些成语从词义理解是符合语境的,但由于语法功能的限制,造成使用不当。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弄清熟意思  注意感情色彩 
注重熟语使用场合、语言环境
 
 
课后记事
 
认识、理解熟语的内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资料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70页)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6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5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52页)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学案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课件2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4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3
常见熟语解释大全(401-900)
常见熟语解释大全(1-400)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ppt课件1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补充练习题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2
《语言文字应用: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2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