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思路
作者:   上传者:   日期:08-07-16


    一、教学目标 
  1、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3、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了解背景: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一轮的“西风东渐”,一批青年作家成为先锋实验小说的领军人物,余华就是其中的一位,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他当时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概括故事:小说写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我”在某一天出门远行的经历、感受。文章可分出若干情节:盼车、搭车、抗劫、驻车。盼车是故事的起点,显示“我”有一个好心情。搭车是故事的继续,仿佛有一个美好的旅行。抗劫是故事的高潮,祸从天降,抗暴无力,孤愤无援,付出“伸张正义”的代价。驻车是故事的结尾,主人公与破损的车相伴,成为无可寄身的“旅客”,结束旅行的一天。 
  分析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没有鲜明的个性,他们都富有象征性或寓言性,成为思想理念的产物(这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小说创作模式的挑战)。 
  鉴赏语言:这篇小说语言较有特色,虽然字句寻常,但新鲜生动,机智风趣,细细品味自有各种意趣。 
  通常鉴赏小说的重点是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主题。《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所以,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悖于常情,却又合乎常理的情节的解读,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旨。 
  传统小说或许更关心写什么,现代派小说更关心怎么写,所以本文重点是鉴赏语言。 
  自读课,学生在老师和引导下读读、议议,拟用一课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14页)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资料汇编
《十八岁出门远行》学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7
《十八岁出门远行》练习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6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堂教学实录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5
《十八岁出门远行》赏析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4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原文阅读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3
《十八岁出门远行》同步练习
《十八岁出门远行》《老人与海》课堂练习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2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4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3
《十八岁出门远行》ppt课件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2及教学实录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