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六年级上 >>单元练习 >>
西南模范中学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预初第五单元练习题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21


西南模范中学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预初语文第五单元测验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48分) 
(一)默写(12分) 
1、身游银阙珠宫,___________________。醉里偶摇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枕中云气千峰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阅读下文,完成3-7题(24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1)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人名)。 
4、上文空缺处应填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五色交辉 交:______ 
(2)晓雾将歇 歇:________ 
(3)四时俱备 俱:___________ 
(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___》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文中提到的“康乐”,即_______。作为对其为代表的山水文学的回应,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2分) 

登 池 上 楼(节选)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1]伤豳歌,萋萋[2]感楚吟。索居[3]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4]征在今。 
【注释】[1]祁祁,多貌。[2]萋萋,盛貌。[3]索居,“离群索居”是成语(见《礼记•檀弓上》),就是离开朋友,独处无偶。[4]无闷,“遁世无闷”,(见《易经•乾•文言》),避世而无忧烦。 
8、解释加点的字。 
(1)池塘生春草 生:__________ (2)持操岂独古 操: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抒发感慨,“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则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5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27分) 

海底奇光

①l月16日, 鹦鹉螺号好像昏睡在海面下仅仅几米深的地方。船上的电力机械不走,机轮停着不动,让船随着海水游来游去。我心中想,船上船员恐怕正在作内部修理工作,由于机件的机械运动很激烈,修理是必要的。 
②我的同伴和我,在这时亲眼看到一种很新奇的景象。客厅的窗板敞开,由于鹦鹉螺号的探照灯没有点着,水中充满模模糊糊的阴暗。骚动的和遮满密云的天空照在海洋上部水层中的,是一种迷糊不足的光线。 
③我在这种条件下观察海中的情形,最粗大的鱼看来也就像模糊不清的阴影一样, 这个时候,鹦鹉螺号号忽然转入完全光明中了。我初时以为是探照灯亮起来,把电力的光辉照在海水中。其实我弄错了,经过很快的观察,我认识到我的看法的错误。 
④鹦鹉螺号正浮游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lüè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这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灼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地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 
⑤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和粟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有细微触须的真正透明小胶球,在三十立方厘的水中,它们的数目可以有二万五千。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物 
yòu ěr,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粘液。 
⑥鹦鹉螺号在这种光辉的海波中浮游了好几个钟头。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我发现在这不发烫的火光中有美丽而又敏捷的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鳞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它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 
⑦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观!是不是空气中的一些变化使这种现象更为加强呢?是不是海波上面发生了风暴呢?不过在水下几米的深度,鹦鹉螺号并不感到风暴的怒吼,它在安静的海水中悠然自得地摇晃着。 
11、课文《海底奇光》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世界科幻小说之父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 (书名)。(4分) 
12、填入正确的字词。(1)lüè_________ (2) yòu ěr_________ (4分) 
13、海底奇光的“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4段划线句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海底奇光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5分) 

15、仿照划线句句式,运用任意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光源(日光、月光、霓虹灯光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0(25分) 


金字塔之谜新说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任务。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 另外,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⑤二十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金字塔内尽管温度较高,但是保鲜效果很好。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它有像冰箱和烘干机一样的作用,所以,在金字塔内,水蒸发的速度快,物品脱水迅速。 
⑥最初发现金字塔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是法国人鲍比,他推测塔内可能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鲍比的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因此,他们推测塔内某处可能藏有巨大的磁石。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人神经失调,意识模糊。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 

16、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4分) 
①堆砌 ( ) ②混凝( )土 
17、文章第①段中加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木乃伊\'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堵上的巨石是人造的\'这一惊人见解的依据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其中\'这种现象\'具体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认识,对\'胡夫金字塔\'作一简要说明。(可以按照一定顺序从形状,规模,功用等方面说明)(80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沪教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练习
沪教版课改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综合练习卷(AB卷)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ABC卷)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卷(ABC卷)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
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预第七单元练习卷
沪教版课改六年级上第六单元测验练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