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悼念玛丽·居里》有效表格式教案(内含练习)
作者:onelzj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5-27


课   题
《悼念玛丽·居里》
主备人
李中剑
教学目标
1、学习演讲稿中显示了作者严密的逻辑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重 点
1、诚挚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结构严谨。
难 点
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学具
 
有效课时
二课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个案补充
一、
有效导课
导入 
借助多媒体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 
    介绍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法藉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华沙。1891年进巴黎大学深造,1893年参加李普曼实验室工作。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同位素及其组成》、《论放射性》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二、
有效学习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阐述人品与才智的关系,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论点,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第三部分是结论。这三部分紧密联系,融成一体。 
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这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文章的第二句话就紧接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里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段文字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光辉榜样。 
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二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居里夫妇是镭的发现者,镭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有人建议他们申请专利权,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居里夫人认为利用科学发明来图利,“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她与居里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镭的发现和应用,使居里夫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她成了法国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个国家24次授予她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0多个荣誉职位。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表现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当时她的祖国正在沙皇俄国的铁蹄下呻吟。她后来在巴黎上大学生活也非常艰苦。后来居里突然被马车撞死,这给她的打击更为严重。祖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种抑郁,就会使她的外貌严肃,甚至使人误解。这并不影响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朗读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确: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明确:结尾这段文字,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三、
有效检测
探究活动 
1、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体指“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品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认识到某一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热忱: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意义: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四、
有效小结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伟大胜于才智方面的成就。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五、
有效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悼念玛丽·居里》第二课时
一.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悼念()()崇高()
  真挚()友谊()
  公正不阿()公仆()
  单纯()热忱()罕见()
  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极端的谦虑,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B.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仰郁的。
  C.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D.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胁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下去。
  3. 下面一段话,不符合说理顺序,请加以调整。
  (1)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2)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3)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4)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5)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4. 下面各句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A. 一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B. 据美国国防部专家透露,美国将在五年内用纳米技术建造一支别具匠心的“微型军队”。
  C. 帝国主义列强曾经肆无忌惮地对我国进行掠夺。
  D. 五洲大酒店由两幢建筑组成……新闻中心设计为曲形,康乐宫则是一个棱锥体。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从外观上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5. 将(1)(2)(3)句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空缺处,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
  作为教师,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应该鼓励他们对生活作独立思考(2)应该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3)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
6.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B. 张欣生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他大概生病了。
  C. 同学们将要在这所学校里度过有意义的三年。
  D.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7. 用“||”划分句子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B.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C.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D.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二.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玛丽·居里,本名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于1867年生于华沙。她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女儿。她在地方学校接受了普通教育,并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科学训练。她参加过学生的革命组织,并因此离开了当时属于帝俄管辖的华沙,去到当时在奥地利统治下的克拉科夫。1894年她认识了该校的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居里,第二年他们结了婚。她接任她丈夫的巴黎大学物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后,她继任了丈夫的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这是第一次由妇女担任这种职务。她还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该研究所成立于1914年)。
  1. 这段文字的记叙顺序是。
  2.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玛丽·居里,也就是1867年生于华沙的妮雅·斯可罗多芙斯卡。
  B. 玛丽·居里取得了博士学位。
  C.玛丽·居里是获得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的第一位女性。
  D.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逝世,玛丽·居里继任了丈夫理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位并且被任命为巴黎大学镭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主任。
  (二)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回答问题。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甲能取得,乙是靠着大胆的直觉,丙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这样”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
  A. 强调对居里夫人崇敬心情之深。
  B. 对居里夫人一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做出准确的判断。
  C. 复指居里夫人的加强语气。
  D. 为了更充分地表达对居里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
  2.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也许”一词的作用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示对论断不能做出肯定判断。
  B.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肯定的看法。
  C. 用委婉的语气表示两种可能或许都存在。
  D. 目的是让读者作出判断。
  3. 下面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
  B. 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智慧和才能。
  C. 说明居里夫人的人品与才智的关系。

  D. 阐明人品与才智的关系,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出色。
  4.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A. 只要虽然但是B. 所以不仅而且
  C. 即使一边一边D. 既然或者或者
  5. 下面四种说法,与最后一段的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A. 高度评价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
  B. 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
  C. 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
  D. 抨击当时欧洲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
  

  【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dào  niàn    chóng    zhì  yì    
  ē    pú    chún    chén    hǎn
 2  3
  4
  5
  6
  7
  C
  21435
  B
  312
  D
  A
  二.  (一)1. 顺叙2. (D)

    1
 2
  3
  4
  5
  A
  B
  D
  B
  D
  . 语文的高层次表达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或:语文具有工具性,更具有精神性。或:语文具有情感性和理性。)
  2. (1)论证“语文应该是热爱”。(或:论证“语文是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
  (2)论证语文“也不乏冷静理性”。
  3. 234    6
  4. 略。(从排比句的使用和引用诗文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加以分析,语句通顺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12页)
《悼念玛丽·居里》学案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7
《悼念玛丽·居里》表格式教案8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原文阅读
《悼念玛丽·居里》导学案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6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6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
《悼念玛丽·居里》课堂实录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5
《悼念玛丽·居里》ppt说课课件5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及反思
《悼念玛丽·居里》rm视频朗读素材
《悼念玛丽·居里》课后练习
《悼念玛丽·居里》同步训练
《悼念玛丽·居里》知识点及重点分析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4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3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2
《悼念玛丽·居里》同步练习
《悼念玛丽·居里》ppt课件1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3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2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