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学案6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5-02-16 |
《强项令》学案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本课的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用人物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习董宣不畏权势、秉公执法的精神。
学习方法:
1、查阅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读课文。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从课文中的了解强项令的品格。
一、课前检查
1.本文选自 ,作者 ( )是( )宋史学家。并称为四史的是( )( )( )( )。
2.注音:
留圉( ) 匿( ) 骖乘( ) 叱奴( ) 楹( )臧( ) 因敕( ) 数斛( ) 绶( )
二、课内探究
1.解释:
⑴后特征为洛阳令(征: ) ⑵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及: )
⑶大言数主之(失: ) ⑷将何以理天下乎(理: )
⑸文叔为白衣时(白衣: ) ⑹威不能行一令乎(行: )
4.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6.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这些变化?
7.“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表明董宣是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8.“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这段描写表明董宣有什么样的精神?
9.“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光武帝刘秀的这些言行表明了什么?
10.董宣把三十万钱全数分发给自己的下属官吏,这表明了什么?
11.写“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有什么表达作用?
巩固练习:
1)、汉光武帝刘秀曾说:“天子不与白衣同”,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写出文中“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的语句,表明了董宣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第1段是正面详写董宣,第2段是侧面略写董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湖阳公主包庇家奴,还“即还宫诉帝”,你是怎样看待她的这些举动的? 从湖阳公主的行为,说说当时社会的法制状况。
5)、假如董宣在抓住湖阳公主的家奴后,没有立即格杀他,而是把他关在牢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请您展开想象,设计合理的情节,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