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强项令》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0


 
伍景湖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吏制度,了解有关董宣的故事。 

2.了解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应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 

3.学习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4. 了解古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重点:1.了解有关董宣的故事,进而了解封建社会的官吏制度。 

2.学习用人物言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难点:了解古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预习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 

2.读准下列加点的字音。 

第一课时 

范晔(yè) 陈留圉人(yû) 骖乘(cán shàng) 

以头击楹(yíng) 枹鼓不鸣(fú) 

臧亡匿死(cáng) 因敕(chì) 艾绶(shòu) 

二、导入新课。 

我们的社会是法制社会,讲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古代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董宣执法》,了解古代社会的法制状况。 

三、正课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3.比照阅读。 

对照课文,根据下边注释,大体了解本文叙述的故事。 

①征:征召。 

②苍头:家奴。 

③主:公主的简称,这里指湖阳公主。 

④骖乘:陪乘。 

⑤驻车叩马:拉住车马。驻(zhù),停留。叩(kòu),拉住,勒住。 

⑥大言数主之失: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大言,大声说。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⑦格杀:打死。格,击打。 

⑧菙杀:用鞭子打死。菙(chuí)行刑的鞭子或棍子。 

⑨良人:平民,百姓。 

⑩理:治理。 

○11楹:柱子。 

○12盖:覆盖。 

○13谢主:向公主谢罪。谢,认错。 

○14顿:叩头。 

○15据:按,撑。 

○16臧亡匿死: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 

○17敕(chì)(皇帝)命令。 

○18臧(cáng)隐藏。现在写作“藏”。 

○19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指董宣。强,硬。项,脖子。 

○20悉:全,全部。 

○21班;分发。 

○22搏击;捕捉打击。 

○23震栗:害怕得发抖。栗,发抖。 

○24枹鼓不鸣:意思是没人击鼓鸣冤。枹(fú),鼓槌。 

○25临视:察看,视察,临,察看。 

○26妻子:妻子和儿子。 

补充课文字词解释: 

因匿主家:因为/藏匿 

吏不能得:捕获 

及主出行:等到 

及驻车叩马;于是,就 

主即还宫诉帝:就/回/对……诉说 

愿乞一言而死:求/表顺接 

终不肯俯:最终/低头 ’ 

卒于官:死/任上 

诏遣使者临视:发圣旨/派/察看 

死乃知之:才/代它,这种情况 

葬以大夫礼:安葬/用 

请学生分组朗读。 

分组复述(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这篇课文讲述了汉光武帝统治时期,洛阳令董宣秉公执法,面对湖阳公主的包庇行为,光武帝的强权统治,势不低头,获得了人们的美誉,也改变了光武帝的看法,死后得到厚葬。 

(注:各组学生只要能答出记叙文基本要素就可以。) 

9、作业 

思考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词。 

1、得 吏不能得( ) 请得自杀( ) 

2、以 而以奴骖乘( ) 以刀画地( ) 

3、被 布被覆尸( ) 流血被面( ) 

4、因 因匿主家( ) 因敕( ) 

二、 填主题。 

1、 范晔,_________朝___________史学家。在《董宣执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美誉来称董宣。 

2、 董宣“威武不能屈”,面对强权,他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以此让刘秀改变了主意。 

3、 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由“__________”到 

“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 

三、 辨析下列词语i说说它们在文中及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1、使宣叩头谢主 谢:古意_______________,今意_______________. 

2、后特征为洛阳令 特征:古意_______________,今意_______________. 

3、强项令出 强项:古意_______________,今意_______________. 

4、妻子对哭 妻子:古意_______________,今意_______________. 

四,湖阳公主包庇家奴,还“即还宫诉帝”,你是怎样看待她的这些举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汉光武帝刘秀曾说:“天子不与白衣同”,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试着翻译以下句子。 

1、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明确: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府吏不能够捕获(他) 

2、公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明确:等到公主出门,(他)凭家奴(的身份)陪乘。 

3、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明确: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他(看到车马),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比画着,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喝叱(那)家奴下车,因而(能)打死他。 

4、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明确:陛下圣明德政(才能)复兴,但是纵容家奴杀害(无辜)百姓,将凭什么治理天下呢? 

5、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明确:董宣不顺从,勉强使他跪下,董宣两手撑在地上,始终不愿意低头。 

6、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明确:公主说:“您是平民百姓时,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官吏不敢到门前。” 

7、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明确:因此,(他)捕捉打击土豪列强,(那些人)没有一个不害怕得发抖。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他廉洁为官的,并且把句子译成现代文。 

明确:“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这句话表现了董宣的廉洁奉公的美好品德。句子大意是:(使者)只看见布做的被子盖在尸体上。(董宣)的妻子和儿子抱头哭泣。(家中)只有大麦几斗,破车一辆。 

二、分析课文 

1、讨论: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宜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宜”欲菙杀之”。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宫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文章通过刘秀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 

2、讨论:从湖阳公主包庇家奴的行为,说说当时社会的法制状况。 

明确: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法制不健、全,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法律的制裁。刘秀起初对此并不以为然,直到董宣冒死陈言,才改变了看法,要“圣德中兴”。)‘ 

3.课文在塑造董宣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塑造董宜的形象,文中还用对比的手法——刘秀对董宜态度前后对比;烘托手法――豪强莫不战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来表现人物) 

4.提问:董宜除了具有执法严明,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文中还写了他其他的美德吗? 

(明确:文中还表现他清廉的美德,、表现为:“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触,敝车一乘。”) 

三、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董宜执法的故事,赞扬了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清廉的优秀品质量,侧面反映出刘秀知过能改,爱才的特点。文章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为主塑造人物形象、课文语言精练、详略有致。作者在记叙故事过程中客观地交待故事,不加以议论。 

四、作业 

L:完成课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有大麦数斛( ) 因敕( ) 

骖乘( ) 臧亡匿死( ) 范晔(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2、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3.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三、董宣被誉为“强项令”,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他的“强项”的特点。 







四、董宣哪句话改变了刘秀的看法、使刘秀转变了对董宣的态度? 




作者邮箱: wjh602@126.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强项令》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强项令》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强项令》阅读练习及答案(2015年广西北海市中考题)
《强项令》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强项令》《细柳营》比较阅读练习
《强项令》《不食嗟来之食》阅读练习及答案
《强项令》教案9
《强项令》学案6
《强项令》导学案5
《强项令》学案4
《强项令》教案8
《强项令》问题学案及答案
《强项令》ppt课件(20页)
《强项令》mp3音频朗读(标准)
《强项令》ppt课件(34页)
《强项令》ppt课件9
《强项令》说课稿
《强项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强项令》导学案3
《强项令》检测练习题
《强项令》教学反思及课堂实录
《强项令》表格式教案
《强项令》《岳飞》教案及练习
《强项令》导学案2
《强项令》ppt课件8
《强项令》导学案
《强项令》练习ppt课件
《强项令》教学实录
《强项令》教案两课时(内含作业练习)
《强项令》教案6
《强项令》mp3音频故事朗读
《包拯》《强项令》阅读练习
《强项令》ppt课件7
《强项令》ppt课件6
《强项令》练习题(无答案)
语文版《强项令》《岳飞》教案及练习
《强项令》同步练习
《强项令》原文和译文
《强项令》教学设计5
《强项令》ppt课件5
《强项令》教案4
《强项令》教材全解
《强项令》课本剧
《强项令》京剧故事
《强项令》ppt课件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